摘要:前言 近年來,環保法規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格,作為歐洲的重要經濟體,法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5年,法國將對其擴展生產者責任(EPR)政策進行一系列重要改革,這些變化無疑將對在當地開展業務的賣家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解析這些政策變動,并為賣家提供應對策略。
一、25年新規:
1. 注冊與報告要求更新:從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在法國生產和銷售的產品都必須在法國的廢物管理系統中完成注冊,尤其針對電子產品、包裝和其它特定產品類別。
2. 收費結構調整:2025年,EPR的費用結構有所調整,部分類目如法國包裝法、法國WEEE的Zui低回收費相比2024年有所提高,賣家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以符合新的回收和處理要求。
3. 回收率目標提升:新政策提高了特定產品的回收率目標,具體目標雖未明確,但賣家需在2025年之前采取措施確保其產品在市場上的可回收性。
4. 透明度與追蹤要求提高:從2025年開始,法國的EPR政策對企業的透明度與追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要建立健全產品追蹤系統,清晰記錄產品從生產、銷售到使用以及回收的全過程信息,并且每年需要提交關于產品使用和回收情況的報告。
5. 生態設計受強調:新政策將強調生態設計,賣家需在產品開發階段考慮可持續性,包括使用環保材料和優化設計以便于回收。
二、新規時間點明確:
1. 2025年1月1日:新 EPR 法規正式生效,企業必須確保所有產品在廢物管理系統中注冊并符合新規定。
2. 2025年6月30日:企業需要提交首份年度報告,內容包括產品銷售數量、回收量和相關費用支付情況。
3. 2025年12月31日:企業需確保其產品的回收率達到法律要求,未達標企業將面臨罰款。
4. 2026年起:針對未能遵守新規定的企業,政府講實施罰款和其他處罰,具體內容25年內將公布。
三、賣家如何應對:
1. 及時完成注冊與報告:確保所有在法國銷售的產品在2025年1月1日起都在法國廢物管理系統中完成注冊,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在2025年6月30日前提交首份年度報告,內容包括產品銷售數量、回收量和相關費用支付情況。
2. 優化成本控制:由于費用增加,賣家需要重新評估產品的定價策略和成本結構,在產品設計和材料選擇上更加注重環保,選擇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優化產品包裝,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材料使用,以降低環保費用負擔。
3. 提高產品可回收性:與專業的回收機構合作,了解產品在回收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改進產品的設計和結構,使其更易于拆解和回收,確保產品符合新的回收率目標。
4. 建立健全追蹤系統:投入資源建立完善的產品追蹤系統,記錄產品從生產源頭到Zui終回收處理的全過程信息,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便在需要時能夠及時向監管機構提供。
5. 注重生態設計:在產品開發初期就融入可持續性理念,選用環保材料、優化設計以便于回收等,從源頭上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滿足法律要求并提升市場競爭力。
6.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對政策變動和合規操作不熟悉,可以咨詢專業的EPR服務提供商或律師,獲取準確的信息和建議,確保合規運營。
7. 加強內部管理與培訓:對企業內部相關人員進行EPR政策和操作流程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和合規意識,確保各項合規措施能夠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執行。